创策文旅:城乡文旅发展战略策划、文旅项目创意策划易投投
这是创策文旅的第 324 期分享
作者 l 小利
来源 l 创策文旅
方言是地域文旅创新和传承的永恒符号。
到一个城市去旅游,就是去了解那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融入那座城市人们的生活,而方言也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印记,是最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是老百姓互相交流的日常,一个地方的方言往往代表那个地方民间智慧的表达。
比如重庆。我们今天来聊聊重庆的一些特殊方言俚语,或者重庆话、方言梗的特殊表达,有的都快失传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同样一个词,语音语调场合不一样,意思就不一样,重庆方言里带有一种比较强的情绪价值,所以你会发现,很多重庆人不爱说普通话。
展开剩余88%以下这些重庆方言,只要秒懂了,重庆话六级就过关了。
1、歪嘴
歪嘴并不是嘴歪了。歪嘴是重庆人对某一款酒的幽默和调侃,因为它的瓶口不在正中间。如某出租车司机下馆子点菜,说老板来瓶歪嘴,老板就会心领神会。
2、豪拜
很多新重庆人都不知道豪拜是啥意思,豪拜就是“拜拜车”中最豪华、配置最高的那一款。也带有一点调侃的意思。“拜拜车”本来是一种比较简陋的车,就是三轮车,九十年代到零几年,政府照顾残疾人工作让他们开三轮车,所以人们给他取名“拜拜车”,那个时候“拜拜车”是城郊较常见的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拜拜车”包括“豪拜”都被取缔了,主城基本看不到了。
3、窝历
吃饭的意思。窝历这个词通常来自年龄比大的特别是农村的中老年妇女她们生气或者心情不爽的时候叫人吃东西或者吃饭的时候,就会说窝历。如果你到重庆来请某领导吃饭,千万不要说请他窝历。
4、威威
威威就是鹅。重庆人叫鹅,也叫“威威”。比如荣昌卤鹅,也可以叫荣昌卤“威威”。
5、豁飘
豁飘就是指一个人很廋,像干豇豆那样,瘦得风一吹就会飘起来。
6、你娃
就是“你”的意思,加上个“娃”,带有亲昵或戏谑意味,多用于男性,例如熟人间调侃:“你娃最近跑哪儿去了”。
7、老麻雀了
“老麻雀了”通常用来比喻那些经验丰富、聪明机智,又很狡猾,见过世间百态、阅历深厚的老年男人。
8、金包卵
指嘲讽某人把某样东西看得过于金贵,过于宝贝,如过于溺爱孩子。比如以前我看到一个笑话,有个老头到人民公园去闲逛,他又不买鹦鹉又要去问卖鹦鹉的价格,卖鹦鹉的说普通鹦鹉五百,会背唐诗的鹦鹉一千,会背唐诗且会说英语的鹦鹉两千,他就会怼卖鹦鹉的,啥子金包卵哟,一个雀雀要卖两千。
9、“惯侍”
爱得过头易投投,过分溺爱。如把娃儿“惯侍”狠了。
10、西撇
指很差,非常不好,心里看不起。一般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带有蔑视。
11、撇脱
主要指为人处世轻松、容易、省事或洒脱利落。如我喜欢和撇脱的人打交道。
12、撑抖
指长得端庄好看,四肢协调。比如相亲的时候,媒人一般都会向姑娘美言几句小伙子,说他长得撑撑抖抖,白白净净的。
13、吹垮垮
吹牛有些不着边际的意思。一般指几个人在一起闲聊。
14、豁
豁有哄、骗的意思,语义很丰富,通常也不带多少恶意。比如,谈恋爱吵架了,男孩一般要主动去豁女孩。聪明的儿媳妇要买点礼物给公婆,把他们豁好一点。
15、嚼得很
凶得很,指说话办事厉害。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16、打望
东张西望,一般指打望美女。比如,到重庆来旅游,一定要到解放碑去打望美女哟。
17、相因
指便宜。买东西和小贩讨价还价,可不可以相因一点。
18、神戳戳
突然发神经,或者脑壳不做主了,也用于吐槽某人神戳戳的。
19、瓜兮兮
有些傻、笨、呆的意思,或者突然被冷落、可怜。一个人瓜兮兮的站在那里。
20、脑壳搭铁
指脑袋不会转弯,不灵活,不懂变通,带有调侃和批评的意思。
21、说个铲铲
表示说了也没用,表示对不靠谱、不切实际、行不通、异想天开的言行或想法的否定。
22、宝器
傻瓜,指人神经兮兮的。也指爱出洋相的人或出洋相傻乎乎的样子。有时熟识的人也称呼一个人“宝器”易投投,表现出与其亲昵。
23、刹一脚
指开车的时候停一下,司机刹一脚。
24、扭到费
指为一件事纠缠不休,让人无法摆脱。如恋爱分手的时候,一方不愿意,要扭到费。
25、妖不到台
指过分张扬,不得了的样子,这句话多用于朋友间的玩笑或者对不喜欢的人的讽刺。
26、妖艳儿
张扬、招摇。如某女家买了个大平层,现在妖艳儿得很。
27、千翻
指小孩调皮捣蛋,捣乱、破坏一种次序。如某个人小时候千翻得很。
28、告一哈
试一下,去尝试做一件事情。比如到商场去买鞋,售货员会叫你告一哈嘛。
29、鼓捣
常指强迫某人做某事,带有强硬、固执的意味。比如衣服小了,不要鼓捣穿,会把它撑破。
29、孩子
鞋子。擦皮孩,擦皮鞋。20年前大街上很多擦皮孩的,记得有个人说他要把擦皮孩做到上市。
30、仙人板板
祖宗,对“祖宗十八代”的一种戏谑说法。有时也用于骂小孩子。
31、宝批龙
形容某人或某种行为显得格外愚蠢或傻里巴叽的。“宝批龙”虽是一个略带贬义的词,有时也用于朋友之间的戏谑或玩笑,带有调侃和逗乐的时候,也并不带有恶意。
32、在条
条有跑的意思。在条,在跑。比如汽车马上要开走了,有个乘客叫司机等一哈,因为他还有两个朋友“在条”,一看那两个人正在往这边跑。
33、短倒起
意思是“拦截、堵住”的动作,常用于阻止人或动物移动和逃跑的场景。有时用于逗乐小孩。
34、我儿豁
我绝不骗你。
35、牛咔扯到马咔
说话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形容一个人说话次序紊乱,没有逻辑。
36、落教
指一个人说话算数,讲诚信、守信用,肯帮忙。也指够朋友、讲义气的意思。
37、吃“梗黄鳝”
吃“梗黄鳝”意思是吃整条黄鳝。在利益面前,大家都努了力,而成果他一个人独吞,常用来形容人自私、吃独食。
38、吃鼓眼
硬讹。比如一个人把别人“马干吃尽”,不掏钱却在摊摊上硬吃“鼓眼”,摊贩们都有点烦他。
39、鬼迷日眼
“鬼迷日眼”,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行为、状态异常、鬼鬼祟祟的,不合常理,带有一定的贬义。
40、桑起个脸
不高兴,拿脸色给别人看。
41、惊抓抓
一惊一乍的,如一个美女看到一只老鼠,吓得惊抓抓的叫。
42、马倒起
指一方具有完全主导权,“欺负、压迫”另一方,让别人说不上话。
43、刮倒起
在这里,刮有看的意思,如看一眼叫刮一眼,目光就具有犀利的意思,比如老司机开车的经验,不要只看前方,左右和后方都要用眼睛“刮倒起”。
44、qio一眼
qio一眼,随便看一眼,有漫不经心看的意思。有次挂了个重医专家号去看医生,他开了一大堆检查,报告结果出来也不认真看,问他为什么不仔细看看,他说他qio一眼就知道了。
45、女娃儿
“女娃儿”常用于称呼年轻女性。也可用于称呼中老年女性,无论年龄大小均可使用。在重庆,这种称呼方式突破了传统称谓的年龄界限,带有调侃或亲昵的意味。
小结:
其实,重庆的方言梗还有很多很多,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欢迎大家补充。事实上,重庆方言里还有万州话、丰都话、江津话、綦江话等数十种各具特色的区县方言,比如当你听见某个人说“十三楼”是“蛇三楼”的话,就会断定他是綦江的。
所以方言也代表一个城市的独特个性易投投,方言与文旅的融合挖掘,方言与文旅衍生品的开发,可以让文旅开出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美丽花朵。
发布于:重庆市秦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