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伊犁河谷,镇江教育援疆的种子正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自镇江市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以来,这座边疆新城的教育版图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累计投入援疆资金超6亿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31个,构建起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链条体系……镇江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边疆学子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在广袤边疆绘就出一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在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的机器人实验室,高二学生顾思远和队友们正专注地调试着机器人。不久前,他们在第二十三届兵团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斩获多个科创项目一等奖。“社团让我找到了兴趣方向,更让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广阔。”顾思远的话语里满是自信。
39个学生社团构筑起学生多彩的成长舞台——从机器人、创客、3D打印等科技类社团追踪科技前沿,到艺术、体育社团绽放活力,校长朱春晓始终践行“润心植绿、和融共进”的校训:“我们不仅要教知识,更要育素养股速查,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赛道。”
“我们和江苏省镇江中学结对以来,依托镇江中学‘高品质示范性高中’的优势,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合作,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镇江援疆教师、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副校长祁刚表示。“实现清华北大‘零的突破’,2024年本科达线率99.1%。”——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的辉煌成绩,是镇江教育援疆的缩影。这所总投资2.75亿元的“交钥匙”工程,自2018年投用以来,已培养出多名国内顶尖大学学子。
暑假过后,四师七〇团幼儿园的孩子们将迎来一所崭新的幼儿园。在镇江1098万元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原本只有三间老旧教室的园所,变身拥有七间标准化教室的现代化幼儿园,户外活动区从简陋水泥地升级为包含沙水游戏区、体能训练区等15大类设施的专业场地,学位容量从180个增至250个。“硬件改善带动了课程体系升级,现在我们能开展科学探索、艺术创作等特色课程,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七〇团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林说。
学科专业上,镇江职业院校发挥优势,助力师市院校优化专业设置股速查,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上,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服务与产教融合上,携手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师市发展……今年5月,镇江·第四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协作共建交流会在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双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援疆之路,为师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截至目前,镇江教育援疆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31个,已构建起“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职业教育特色化、高等教育创新化”的全链条体系,让每个阶段的边疆学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组团式”援疆发挥效能
经过多年努力,镇江“校长+中层+学科骨干”模式“组团式援疆”持续发挥效能,镇江先后派出6批次212名教师,既通过“顶岗教学”来输血,又通过“结对帮扶”来造血,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成功举办13届镇江·四师教学周,累计邀请300余名镇江名师开展讲座,受益师生超3万人。援疆教师团队和师市教师优势互补,互融共进,师市教师教学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今年5月,12名来自四师可克达拉市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赴镇江句容市开展为期50天的跟岗培训。第六十三团幼儿园教师李鑫在崇明幼儿园学到了“以生长力促进幼儿生命力”的课程理念,将《成长学习手册》家校共育模式带回边疆;可克达拉市第二中学教师马维萍则对镇江“学科中心制”印象深刻:“集思广益的教学案,让课堂效率大幅提升。”沉浸式、跨学科的学习让边疆教师满载而归,他们结合当地校情学情探索实践,让培训成果真正落地开花。
将最好的教育资源引入师市,镇江持续实施教育援疆提质计划,不断加大援疆资金投入,建立前后方联动的大教研、大帮带体系,完成师市各类学校与镇江同学段学校、特别是基层团场学校结对50%以上;设立专项资金50万元,推进两地教师线上线下教研交流项目;投入资金70万元,推进师市名院名校创建及学术交流项目,当地师资队伍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2024年,为进一步深化镇江市与四师可克达拉市教育系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镇江的退休教师资源,促进师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镇江首次选派了21名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分别前往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和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执教,他们通过示范课、教案指导、教研观摩课等形式引领年轻教师成长。“教育援疆行动不仅致力于知识的传授,更旨在为当地培养一支能够长期发挥作用、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江苏镇江市教育援疆领队、可克达拉市金山实验学校校长沈建勤表示。如今,第二批银发教师已完成招募,于8月20日入疆接力援疆事业。
天山雪松根连根,镇江四师心连心。镇江教育援疆的“崭新答卷” 上股速查,写满了跨越千里的教育深情。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镇江将以教育为桥,以实干为笔,深化两地教育协作,在四师可克达拉市这片热土上续写更多“沃土育新苗”的动人故事,让更多边疆孩子在优质教育中逐梦成长。
秦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